水煮大益(三十五):發(fā)生在2007年的那些事兒

水煮大益(三十五):發(fā)生在2007年的那些事兒

130閱讀 2021-07-16 01:28 觀點

2007年是許多普洱茶商家最難忘的一年,也是現(xiàn)代普洱茶市場發(fā)展的一道分水嶺。在那一年,無數(shù)人因為普洱茶而傾家蕩產,也是在那一年普洱茶行業(yè)進行了一波大洗牌。一些經受住考驗的企業(yè)不斷地發(fā)展壯大,大益集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圖片來源:大益茶

有人都說大益集團能夠躲過2007年的風波是運氣,也有人說大益集團能夠躲過2007年的風波是因為家底厚。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大益集團之所以能夠避開當年的危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完善的經銷商網絡;

2、未雨綢繆的產品策略;

3、經受住了市場的誘惑。

大益集團為現(xiàn)代普洱茶線下市場經銷商網絡的建設樹立了標桿。

在2007年以前,線下市場的加盟往往是經銷商只要肯從廠家那里拿貨,基本就可以掛廠家的牌子。說難聽點,經銷商才是老板,廠家就是打工的。但大益集團改組之后,對經銷商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但需要繳納保證金,還對店鋪硬件設施有著嚴格的要求,同時對經銷商銷售也有一系列的規(guī)定。

在2007年那場風暴爆發(fā)前,很多人都認為大益這么在做無形之中給自己減少了許多經銷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少賺了不少錢。可危機爆發(fā)后,許多企業(yè)的經銷商都開始大量拋售產品,繼而引發(fā)擠兌危機,最終將企業(yè)拖入深淵。而大益的經銷商體系卻進退為一,當風暴來臨時,經銷商與廠家連為一塊鐵板,最終安然度過了那場危機。

圖片來源:大益茶

如果說完善的經銷商體系是大益渡過危機的硬件保障,而大益的產品策略就是定海神針了。

2007年普洱茶市場的崩盤是因為暴增的普洱茶產量超過了市場的實際消費能力。但各家產能的增加又源于2006年大火的普洱茶市場。當時大益集團在2006年初就定下了全面發(fā)展的產品策略,那一年大益相關產品近100款,平均一個月有8款之多,這在大益集團的發(fā)展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一年。雖然大益集團從未公布在2006年賺了多少錢,但就當年經銷商的規(guī)模,以及現(xiàn)在中期茶的交易情況來推斷,當年的大益若稱第二,那無人敢稱第一了。都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2006年的營收做底子,2007年那低迷的行情對大益集團來說,也就算是忙碌之后的假期了。

圖片來源:大益茶

在普洱茶市場當中,能做到止損的商家沒有幾家,可真正能做到止盈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大益集團在2007年止盈行為可謂神來之筆,2007年并不是一開年就崩盤了而是春茶上市到一半,整個市場資金鏈斷裂引發(fā)的崩盤。要說許多茶企之所以會倒下,基本都卒于一個“貪”字。

2007年春節(jié)還未結束,市場就已經熱鬧起來。那時候芳村茶葉市場的大小店鋪里擠滿了拿著大把現(xiàn)金定茶的買家,從茶客到經銷商,再從經銷商到廠家,大家都瘋了。

本來供應并不緊張的原料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為了保證自己能夠按時交貨同時擴大市場份額,茶商們瘋狂加價,為了保證自己能夠順利得到原料,有人干脆從銀行貸款,甚至從民間借貸,同茶農簽訂長期的供貨合同。別說小廠了,就連大廠在原料儲備上都增加了許多倍,那一年茶農基本都賺翻了。

而大益集團在看到整個行業(yè)都陷入瘋狂后,不但沒有跟進,反而及時縮減了產品規(guī)模,同時還減少了原料購買數(shù)量。就在不少同行嘲笑大益短視的時候,終端市場的大量拋售很快引發(fā)了擠兌,擠兌繼而又導致產品價格跳水,大家的錢又基本砸到了茶山上面,根本抽不出更多的錢來救市,于是市場崩了。

大益集團反倒成了吃瓜群眾,要不怎么說調整產品策略是神來之筆呢。

圖片來源:大益茶

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就在市場陷入低迷后,大益從容攻城略地,很快確立了自己在普洱茶市場的龍頭地位。不得不說,商場如戰(zhàn)場,到了關鍵時刻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來源: 作者:蘭陵王 大益行情網,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上一頁:茶文化的四大特性

下一頁:品鑒盛會,再掀熱潮,勐昌號“開倉狂歡·千人共品”雙11老茶開

相關閱讀

昌寧紅茶簡介
430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